江南科技產業園:建設服務新生態、培育發展新動能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帶來的影響,瀘州江南科技產業園危中見機、迎難而上,一方面引進優質增量,一方面做優做強存量,雙管齊下推動高質量發展。
做優存量 持續推進新型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
在新型工業發展方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向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加快推進生產性智能化技改,車間內所有設備設施實現互聯互通,深度融入“互聯網+”與云計算技術,全面打造從客戶需求,到產品設計,供應商集成、制造以及物流服務的全流程供應鏈集成體系。百草堂中藥、天植中藥等醫藥健康企業營業收入達2億元,稅收上千萬元,加快推進現有這兩個項目擴能增量,力爭營業收入達10億元,稅收上億元。
在現代服務業發展方面,重點培育營業收入達70億元的長江水運,營業收入達50億元的川南國際汽車公園,營業收入達20億元的萬誠國際、天遠廣場商業綜合體,營業收入達10億元的君安汽車交易市場。大力培育天遠廣場夜間經濟、江陽建工總部經濟等新業態,對園區產業轉型升級和城南商業副中心建設的推動作用不斷顯現。
做強增量 服務保障顯著增強,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對近三年來引進的電子信息產業,全力幫助天諾科技、金歐科技和酷達物聯等轉型升級,努力協助圣融達科技、華斯捷、歐米科技等項目竣工投產。千方百計加大服務力度,全力幫助企業做強做優、發展壯大。深入實施 “一站式”“保姆式”“精準化”服務,精準落實減稅降費、貸款貼息、成果轉化、政府補貼等相關政策,確保企業應享盡享,促使企業提速增效,切實加強融資、用工和政策扶持力度。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加強協調對接和服務保障,最大限度為企業提供金融支持。近年來累計協調融資超5億元;加大用工保障。積極組織舉辦人才招聘會,拓展園校企三方合作,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為解決智能終端技能型人才引進難問題,在智能終端產業園建設江陽職高實訓基地,目前已入駐實訓學生1000余人次,成為全省首家在園區建設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實訓基地的建成投用為提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和解決園區智能終端技能型人才缺乏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兌現扶持政策。嚴格各項補貼審核和兌付,加大對新引進企業政策和資金扶持,五年來已兌現補助資金近5億元。
接下來,江南科技產業園將以“建設服務新生態、培育發展新動能”為主線,克服疫情影響,大力發展新經濟,培育推進未來產業,鼓勵企業增資擴產,優化提升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其中在發展新經濟培育未來產業方面,園區將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打造成為電子信息融合區、節能環保發展示范區、醫藥康健集群區、現代商貿物流集散區、科技創新創業活躍區、汽車貿易服務特色區。
吳朝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