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永一72歲居民,因誤食有毒蘑菇而住院搶救
近日,敘永縣一居民因誤食有毒蘑菇后出現昏迷癥狀被送醫搶救,截至13日中午12時,患者仍處于昏迷狀態,暫未脫離生命危險。
今年72歲的陳某,是瀘州市敘永縣敘永鎮人,五天前進食蘑菇后發生腹痛、腹瀉和嘔吐等情況,四天時間后發生了意識不清癥狀,于7月12日下午16時24分許送往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重癥醫學科進行緊急救治。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重癥醫學科醫生雷波告訴記者:“目前病人還沒有脫離危險期,我們正在進行全力搶救。現在這個病人處于一種昏迷的狀態,根據查血的各項指標,我們發現患者的各個器官功能都有非常嚴重的損傷。我們現在主要工作是全力支持各個器官治療,盡早給患者進行血液灌流治療,清除殘留的毒素,同時也對器臟器官進行保護。"
夏季是野生蘑菇生長繁殖最多的時節,每年各地都會發生很多因食用野生菌而中毒的事件。前往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進行治療的患者也不少。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勇說,“每年我們都要收治數十例食用蘑菇中毒的病人,蘑菇中毒事件每年好發季節是在六月份到九月份這段時間,主要分布在云南、貴州、四川,還有廣州、湖南等地,因為這些地方盛產蘑菇。”
野生蘑菇的種類很多,一般來說,普通市民很難判斷,瀘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不要購買和采摘自己不熟悉的菌類,往往越是鮮艷的蘑菇毒性越大。即便食用野生蘑菇,也應該炒熟炒透后再吃,最好每次只食用一種野生菌,以減少中毒發生的可能性。市民一旦因食用野生蘑菇而發生中毒后,第一時間開展自救非常重要。
瀘州市疾控預防中職中心衛生監測科科長蘇勤對此給出建議:如果事發時沒有條件就醫的,我們建議及時自行催吐,喝一些淡鹽水,用筷子、調羹等壓自己的舌根讓自己吐,催吐完了仍然要盡快到醫院就診。
據了解,自6月份以來,瀘州市發現多起野生菌食物中毒事件,據上報統計,以野生蘑菇為主要暴露食品的病例多達140余例,其中敘永53例、瀘縣38例、古藺29例、龍馬潭區11例、江陽區8、合江3例、納溪1例。野生毒菌中毒目前尚無特效解毒治療方法,為避免中毒事件發生,應堅持不采摘、不買賣、不食用的“三不”原則。
記者:柳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