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聽網   > 正文

兩根金條開米店起家,萬億級央企一路如何乘風破浪|百年百篇

發布時間:2020-09-21 15:07:27 稿件來源: 川報觀察

1931年的一天,上海南京路附近一座不起眼的二層小樓里。當時的中央特科負責人陳云從懷里小心翼翼地抽出兩根金條,交給了一名年輕下屬。年輕人名叫秦邦禮,他接受的任務是以這兩根金條做資本,為黨建立新的秘密交通站并籌集經費。

當時恐怕誰都不會想到,這兩根金條,催生了曾經規模最大的外貿企業——華潤公司。

截至2019年底,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總資產16180億元,已從當初籍籍無名的香港小商號,成長為總資產過萬億的央企巨頭。

兩根金條

辦起黨的紅色生意

為抗戰輸送緊缺物資

1927年11月,作為進步青年的秦邦禮參加了嚴樸領導的蘇南秋收起義。起義失敗后,秦邦禮被迫離開無錫前往上海做起了店員。他細心聰明,店鋪經營得有聲有色。

也就是在這期間,周恩來領導的中央特科誕生。

1931年4月,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被捕叛變。上海地下工作危急之時,秦邦禮加入了中央特科。年底,秦邦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化名楊廉安。

“聯和行”創始人秦邦禮先生。(又名楊廉安,楊琳)

當時,上海之前為黨提供掩護的店鋪大多已暴露,不能夠繼續使用。秦邦禮用陳云給的兩根金條,很快在上海開辦了一家米店,把無錫的大米運到上海來出售。這是新特科開辦的第一家店鋪,有了這個店鋪,黨在租房或者營救未暴露的被捕人員時,就可以出面“打保單 ”。米店很快就賺了錢,秦邦禮又開了一家家具店,供黨組織開會使用。

一次黨組織開會過程中,國民黨警察突然搜查。開會人員急中生智,將文件放在使用的家具中,并把事先準備好的麻將拿出來,佯裝在打麻將。由于家具有特制夾層,警察并無所獲。秦邦禮的商業天分逐漸顯露,在一年之內他先后又開設了糖坊、南貨店和文具煙紙店,“業績”超出了陳云的預期。

長征開始后,秦邦禮被派往蘇聯學習,直到1937年回到上海。全面抗戰爆發后,為了妥善保管募集到的資金和物資,并將其順利運送到抗日前線,香港八路軍辦事處決定成立一個相對獨立的合法公司,由公司開辦銀行賬戶,辦理倉儲和運輸業務。

秦邦禮有在上海經商的經驗,還會講幾門外語。1938年,秦邦禮在香港開辦了“聯和行”,注冊資金為三萬港幣,公開業務是經營南北雜貨,實質上是秘密采購蘇區緊缺的物資。

聯和行,就是華潤的前身。

此時,秦邦禮已改名楊琳,這個名字也隨他走過后半生。他的小兒子姓楊,不再姓秦。

1938年,華潤的前身“聯和行”在香港維多利亞灣畔悄然成立。

改名華潤

黨在海外建立起

第一家紅色實業公司

全面抗戰爆發后,海外華人華僑的捐款潮水般涌入聯和行。但楊琳自己開銷十分節儉,一家三代擠在一個單元里,沙發兩用,每天晚上拉開沙發就是床。

抗日前線需要大量物資,輪胎和藥品尤為緊缺。楊琳秘密繼續打理聯和行,并在桂林開辦蘇心建筑材料工廠和協成百貨公司,通過香港-曲江-桂林之間的貿易、加工和零售獲取利潤。

日軍投降后,楊琳向周恩來匯報,聯和行經營貨值超過1000萬法幣,這在當時是一筆大數目。

1946年秋,楊琳被召回上海,接受周恩來賦予的新任務;打通海上運輸,發展國外貿易,交流國內外物資;完成財政任務;培養對外貿易干部。回到香港后,楊琳把“聯和行”改名為“聯和進出口公司”,簡稱“聯和公司”。

聯和進出口公司發展迅速,楊琳利用過去多年在香港的關系,組建了解放區與香港的貨運通道 ,將解放區熔鑄的金條兌換成美元和港幣,用以采購解放區所需的物資。1947年打通的香港與東北的海上貿易通道,讓聯和公司得以迅速壯大,人員和營業額不斷增加,知名度也在不斷提高。

此時,楊琳等人考慮到公司已經不是他們幾個人的生意,所以將“聯和公司”改名為“華潤公司”。名字有著特殊的意義:“華”代表“中華”,“潤”取自毛澤東的字“潤之”,表示由中央直接領導管轄。

配合三大戰役和渡江作戰,華潤千方百計突破封鎖,采購和運送解放區急需的戰略物資。

貿易橋梁

周恩來曾告訴外國友人:

“到香港,就找華潤公司”

1948年12月18日,華潤公司正式掛牌,注冊資本500萬港元。同時,中央決定將黨在香港的廣大華行與華潤公司合并,并在此后又陸續將黨在香港的幾家貿易機構全部歸于華潤旗下。

1952年8月,中央決定成立對外貿易部(今商務部),華潤公司同時也交由外貿部管轄,楊琳奉命回到北京,出任外貿部綜合計劃局局長。

華潤的楊琳時代告一段落,但是華潤的事業才剛剛開始。

隨著“一五計劃”的啟動,香港作為當時碩果僅存的貿易窗口,成為國外先進設備和材料的進口中轉站。

新中國成立初期,首要問題就是外匯極度缺乏。要出口創匯,就必須有一個對外窗口。從1953年開始,華潤逐漸成為全國出口貿易的總代理,出口貿易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模式:國營公司去各省市采購貨源,交付海關,華潤協助各口岸制定價格,安排交易。

作為內地在海外最大的現匯來源窗口,華潤不遺余力地擴大國內出口。其進出口貿易額在我國對外貿易總額中一度占到30%的份額。

1956年,華潤參與組織了首屆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廣交會前身)。圖為1957年春廣州原中蘇友好大廈舉行開幕式的盛況。

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后,新中國的外交政策在世界范圍的影響日益廣泛,此時的香港不僅是一個貿易窗口,還是一個外交窗口。許多國家當時還沒有與中國建交,但他們可以通過在香港的華潤搭橋,與中國建立貿易往來。周恩來曾對外國友人說,“到香港,就找華潤公司。”

“雖然華潤是香港公司,但是大家都知道,華潤公司代表的是中國。”《紅色華潤》一書中這樣寫道。

1978年,華潤首倡“三來一補”模式并大力推廣,開啟了香港制造業向內地產業轉移的先河。

“再造華潤”

截至2019年底,

華潤集團總資產16180億元

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外貿領域進入新階段。華潤的變革時代也隨之來臨。

1983年改組成立華潤(集團)有限公司。1999年12月,與外貿部脫鉤,列為中央管理。2003年歸屬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被列為國有重點骨干企業。

華潤集團成立后,逐漸從綜合性貿易公司轉型為以實業為核心的多元化控股企業集團。

1983年,“華潤公司”改組為“華潤(集團)有限公司”,開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圖為華潤舉辦成立35周年暨華潤大廈落成典禮。

2000年以來,經過兩次“再造華潤”,華潤奠定了目前的業務格局和經營規模,涵蓋大消費、大健康、城市建設與運營、能源服務、科技與金融五大業務領域,下設7大戰略業務單元、19家一級利潤中心,實體企業約2000家,在職員工42萬人。直屬企業中有7家在港上市,其中華潤置地位列香港恒生指數成份股。

據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官方網站數據:2019年,華潤集團實現營業額65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6%;凈利潤511億元,同比增長13.2%。截至2019年底,集團總資產16180億元,較上年底增長12.4%。在2020年《財富》雜志公布的全球500強排名中,華潤集團位列第79位。

時光回到80多年前,秦邦禮在香港一間七八平方米的小閣樓里創辦“聯和行”時,是否能想到,這家戰火中肩負特殊使命的企業,在80多年后會發展成萬億央企呢?


文章關鍵字: 公司 香港 華潤 秦邦禮 楊琳 編輯:佘皎蕖


返回頂部
中文不卡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麻豆,国产欧洲精品自在自线官方,无码中文字幕色综合
日韩欧美校园一区二区 | 色婷婷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另类 | 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字幕欧美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不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