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長江丨那些無家可歸的江豚,現在咋樣了?
近日,中科院水生所宣布,武漢江段長江江豚首次科考數據分析表明,武漢白沙洲水域正形成穩定江豚群體棲息。
武漢自2020年7月1日實施長江“十年禁漁”以來,長江武漢段頻頻出現江豚身影,數量之多、次數之頻繁、持續時間之長,都是近年來少見。
被毀壞的家園修復了!可愛的江豚回來了!
禁漁退捕、岸線整治、污染防治、船舶改進、規范采砂……長江,伴隨著“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提出,正在迅速恢復昔日的生機和容顏!
5年來,長江母親河用流淌的筆墨,繪制成一幅幅山河畫卷,畫上有曾經的憂傷,也有今日的蛻變……
禁漁退捕
畫面 :
萬里長江,向東奔流如海。入海口處,水面開闊,上海市九段沙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水草豐美、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畫家”有話說:
上海市九段沙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康亮說:“一年前這里漁網密布,工作船都難以停靠港口。經過治理,禁漁短短時間已經初見成效,工作船??繒r,激起很多魚兒躍出水面?!?/p>
據農業農村部長江辦主任馬毅介紹,為加大禁漁退捕力度,長江口區域已形成多部門間協作治理的新模式。農業農村部會同公安、交通、市場、林草、海警等部門和上海、江蘇、浙江地方政府成立了部省際長江口禁捕管理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組織開展了多個專項行動,加強各類船舶和港口碼頭管理,推進涉漁“三無”船舶清理取締等工作。
畫外音:
“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十年禁漁是重點之一?!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要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剛剛出爐的長江保護法規定,國家對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嚴格捕撈管理。
如今,沿江10省市11萬余艘漁船、23萬余名漁民全部轉產上岸;長江流域十年禁捕梯度展開,長江魚資源枯竭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樣性正逐漸恢復。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說:“禁漁不是說不吃魚,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吃到更好的魚、更長久地吃魚。希望長江的水生動物保護,不要再出現白鰭豚、白鱘的悲劇,實現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p>
岸線整治
畫面:
重慶江津區支坪江段江波蕩漾,岸邊蘆葦飄揚,不時有紅嘴鷗從江面掠過。不遠處,數艘采砂船靜靜??吭诮?。江堤上,一套高架視頻監控設備掃視著江面,后臺監控室的工作人員,正對江面上的來往船舶進行觀測、甄別,嚴防采砂船偷采江砂。
“畫家”有話說:
重慶江津區水利局河道管理站站長羅思秋說,4年前,這里幾百米長的岸線上,分布著5個砂石堆場,這些砂石堆場為采砂船提供轉運服務,實際上是無資質的“非法碼頭”。這些非法碼頭設施設備簡單,安全隱患突出,極大破壞了岸線生態景觀,但卻因為暴利驅使而久治不除,猶如岸線上一塊塊難以根治的“牛皮癬”。
“整治讓非法碼頭變身綠地、江面恢復寧靜,沿江自然資源和岸線資源得到切實保護。”重慶市交通局副局長陳永忠介紹說,為保護長江岸線,重慶市有關部門和區縣政府上下聯動、強力推進,先后50余次“點對點”現場督促檢查,用2年左右時間完成了全市非法碼頭整治任務,關停長江、烏江、嘉陵江等航道沿線非法碼頭173座,生態復綠2000余畝,收回岸線22公里。
畫外音:
長江兩岸岸線是防洪的重要保護屏障,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資源。然而,長江岸線利用也曾存在布局不合理、利用程度不高等問題,甚至還存在未批先建、批建不符、亂占亂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等問題,嚴重影響流域的防洪安全和生態安全,更關系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各地對長江岸線進行了強力整治。截至2020年10月份,通過清理整治,共騰退長江岸線158公里,完成灘岸復綠1213萬平方米。目前,長江干流河道更加暢通,生態環境有效修復,侵占岸線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
化工圍江
畫面:
“上控巴蜀,下引荊襄”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內長江徑流232公里,站在宜昌市猇亭區原興發集團沿江園區,只見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江水,岸邊銀杏、廣玉蘭、紅楓等迎風搖曳,令人心曠神怡。關停鄰近長江12億元的生產線,騰出逾900米的長江岸線,興發集團沿江園區的“關改搬轉治綠”,是當地破解“化工圍江”的一個縮影。
“畫家”有話說:
2017年,宜昌制定實施了《宜昌化工產業專項整治及轉型升級三年行動方案》,打出“關改搬轉治綠”組合拳,即關停一批、就地改造一批、搬遷入園一批、轉產一批,對沿江綜合施策持續“治”、全民參與全域“綠”。 截至2019年底,宜昌化工產業產值占工業比重由2016年的33%降至19.9%,精細化工占比提高到了36.2%。
“根據《湖北省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生態環境補短板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湖北省2020年底完成沿江1公里內化工企業‘關改搬轉’,2022年底推進沿江1至15公里范圍內化工企業‘關改搬轉’;三年行動完成后,將徹底解決‘化工圍江’突出問題。”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周水華說。
畫外音:
長江沿岸布局數十萬家中小化工企業,是我國重化工產業的集聚區,沿江“化工圍江”問題突出。特別是磷化工污染問題,從磷礦開采到磷化工企業加工直至化工廢棄物生成,整個產業鏈條都成為長江污染隱憂,長江總磷污染突出。
5年來,沿江省市深入開展長江經濟帶化工污染整治專項行動,累計“搬改關轉”化工企業958家,其中包括位于長江干流、重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的化工企業44家。
非法采砂
畫面:
洞庭湖曾是非法采砂重災區,位于洞庭湖口的長江湘鄂邊界水域,上千艘非法采、運砂船往來穿梭的“盛況”持續多年,形成長江上最大的水上砂石交易市場。而今,記者乘船到這一水域回訪,船行10多公里,采砂船沒了蹤影,運砂船也屈指可數,往日的忙亂景象不再,倒多了幾分“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巴陵勝景意境。
“畫家”有話說:
“當前非法采砂雖未禁絕,但長江干流規模性非法采砂基本絕跡,長江河道采砂管理總體可控、持續穩定向好?!彼块L江水利委員會河道采砂管理局副局長劉前隆說。
據劉前隆介紹,5年來,長江委督促沿江各地嚴格落實采砂管理責任制,通過與公安部長航公安局、交通運輸部長航局建立合作框架協議,聯合開展清江行動,規范采砂許可,督促各地大力拆解“三無”采砂船只等措施,非法采砂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畫外音:
多年來,相關地方和部門屢次強力整治長江非法采砂,但由于利潤豐厚、利益糾葛、違法成本過低等原因,非法采砂屢打屢犯甚至越打越多,成為水上“不死血吸蟲”。
2016年以來,“長江大保護”逐漸深入人心,當“兩高”司法解釋正式將非法采砂入刑,有力震懾了長江非法采砂違法犯罪,一大批盤踞長江多年的違法犯罪分子被繩之以法。
公安部長航公安局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長航公安機關立非法采礦案1927起,破非法采礦案1878起,打擊處理884人;2020年1月至10月,立非法采礦案907起,破非法采礦案898起,打擊處理561人。
綠色航運
畫面:
重慶巴南區麻柳江面,晴空掛日,微風徐徐,國內首艘LNG動力雙燃料船舶——“港盛1005輪”滿載集裝箱,剛剛加注了LNG燃料啟程,很快它將通過三峽船閘,抵達目的地湖北宜昌。船舶上,沒有柴油機的轟鳴聲,也看不到煙囪里排放的濃煙。
“畫家”有話說:
重慶市港航海事事務中心海事處處長陸朝暉表示,五年來,沿江省市不斷推行船型更新,并開展船舶污染防治專項行動、防治船舶水污染專項整治等,嚴查港口、船舶防污染設施設備運維情況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與接收情況,嚴厲打擊船舶違法排放行為,經過各地各部門持續不斷努力,沿江水上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2016年,長三角港口在船舶污染治理方面探索聯防聯治,依托上海組合港管委會,長三角港口群真正實現‘一個標準、一盤棋’,有效降低了整體排放?!鄙虾=M合港管委會辦公室主任徐國毅介紹說。
畫外音:
長江黃金水道上穿梭往返的客貨船舶,猶如水上鋼鐵“駝隊”,是經濟內外貿運輸的中堅力量。然而船用燃料在燃燒過程中會向大氣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成為長江生態環境的一大“痛點”。如何讓長江黃金水道成為經濟動脈的同時,也成為一道天藍水凈的風景?一首“綠色”協奏曲正在奏響。
——建立減排機制。長三角地區自2016年4月1日起實施減排方案以來,船舶排放的硫含量大大降低。
——推廣使用岸電。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至2019年底全國已建成港口岸電設施5400多套,覆蓋泊位7000多個,76%分布在內河港口,其中長江港口占據了絕大多數。
——綠色船舶啟航。除了LNG動力雙燃料船舶“港盛1005輪”,全國首艘千噸級純電動客船“君旅號”也在武漢首航,長江綠色能源船舶時代拉開序幕。
……
人們對長江的呵護,長江正在加倍回報。短短5年,曾經傷痕累累的長江,便煥發出勃勃生機。更多的5年,更多的江段,將有更多的江豚……長江是江豚的家,也是我們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