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聽網   > 正文

最高法工作報告中,這個“首次下降”值得關注

發布時間:2021-03-10 15:21:48 稿件來源: 新華網

侵害“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于敏名譽權、微信群侮辱人格、職場性騷擾、購買進口凍蝦的萬名消費者信息泄露……這些事件看似沒什么關聯,在司法層面卻都指向了人格權保護。去年全國兩會,人大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人格權單獨成編成為一大亮點。今年全國兩會,最高法工作報告列舉案例詳談“加強人格權保護”,更是傳遞諸多信號。

辦理審結侵害人格權案件,是各地各級法院對人格權相關法律規定的運用,說明人格權保護已經在司法層面受到重視,在個案中得到生動實踐。將這些案例寫入最高法工作報告并作闡釋,體現了最高司法機關對這些典型案例的肯定,宣示著司法貫徹民法典、保護人格權的鮮明態度,為司法機關接下來的工作作出指引。

以性騷擾為例,實務界曾困惑于其法律性質界定,侵害名譽權、身體權、性自主權等說法不一而足,又都似是而非。法律適用難,顯然會影響受害人權利保護,讓不法者缺乏忌憚。民法典人格權編通過概括和列舉的方式,將性騷擾受害人明確納入保護,上海等地法院已根據相關規定,審理職場性騷擾損害責任案,捍衛公民人格權。提出“讓性騷擾者受到法律制裁”,更亮明了依法嚴懲性騷擾的導向。

列舉案例也是面向公眾的一次人格權普法。對很多人來說,“人格”的概念十分抽象,只談法律保護人格權,難免讓人摸不著頭腦。但透過案例能夠發現,享有人格權的主體廣泛,有“兩彈一星”功臣,有微信群里的普通人,也有人數過萬的消費者群體;人格權的內容非常豐富,凍蝦案中體現為禁止濫用個人信息、保護隱私權,微信群侮辱人格案中保護名譽權,制裁性騷擾指向身體權和健康權保護……人格權并不是一個空泛的法律用語,它就存在于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為人身權利與人格尊嚴提供保障,是人的基本權利。正如最高法報告所指出,依法公正審理人格權保護案件,“充分彰顯民法典的人民立場和共和國人民的主體地位”。司法為維護人格權撐腰,作為公民也要了解法律所賦予的權利,才能更主動、更充分地維權。

重視自身權利與尊重他人權利同樣重要。人格權覆蓋面廣,一些內容在過去又常常被忽略,要求人們在生活中注意規范言行,不侵害他人的人格權。安裝可視門鈴朝向鄰居門口,會記錄下鄰居家人員出入及內部環境等情況,即便出發點是保護自身安全,也不能侵擾鄰居生活安寧,侵犯他人隱私權。同時應當注意到,目前在人格權保護方面仍有比較模糊的地方,比如在微信群里造謠辱罵他人是侵犯名譽權,但只說別人一句“草包”,是否侵犯對方人格權呢?有必要通過以案釋法等類似活動,為公眾厘清權責邊界。


文章關鍵字: 保護 人格權 民法典 性騷擾 名譽權 編輯:周玨帆


返回頂部
中文不卡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麻豆,国产欧洲精品自在自线官方,无码中文字幕色综合
亚洲AV永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日本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香蕉网伊中文在线字幕视频 | 久久综合一区视频 | 中文在线中出好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