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迎新機遇 四川革命老區乘上發展“快車”
四川有83個革命老區(市、縣),大多處于偏遠山區,經濟欠發達,是我省區域經濟發展的難點和短板,如何補齊短板、加速革命老區“蝶變”?
日前,省政府印發實施意見,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明確今后五年全省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最終到2035年,四川革命老區將與全國全省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9月2日,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座談會在南充市營山縣舉行。在參會人員的交流發言中,四川搶抓機遇謀發展、推動老區再振興的謀與動更加清晰。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培育壯大特色產業
經濟發展蒸蒸日上,美麗新居拔地而起……近年來,在規劃、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下,四川革命老區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受歷史、自然、地理因素影響,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依然面臨許多突出困難,比如交通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自我發展能力弱等。
“‘十三五’期間,革命老區交通瓶頸制約問題得到基本緩解,外聯內暢交通網絡初步建立。‘十四五’,是革命老區交通運輸鞏固成果、提檔升級的關鍵期。”省交通運輸廳主要負責人表示,涉及革命老區的交通項目將優先納入規劃,資金優先予以保障,進一步加密綜合交通快速網布局。同時,針對革命老區獨特的紅色生態資源,在“十四五”交旅融合發展等專項規劃中重點傾斜。
廣元是川陜革命老區腹地。李白的千古慨嘆“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流傳至今。廣元市委、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廣元把基礎設施聯動、聯通作為跨越發展重要抓手,堅持加大投入、強力推進,邁入高鐵時代、空港時代,實現“蜀道難”到“蜀道通”“蜀道美”的蝶變。
交通動脈的打通,為革命老區鋪起了一條穿山越嶺的振興路。“我們將全面推進制造產業發展,壯大鋁基材料、綠色家居兩大產業集群,提升茶葉、紅心獼猴桃、核桃、土雞等優勢農業。”廣元市委、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說。
立足自身優勢,發展特色產業,革命老區乘上發展“快車”。巴中是原川陜蘇區首府和中心城市。“我們將以通道優勢為要素聚集優勢,打造成渝地區北向開放拓展窗口,建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經濟流集散地。”巴中市委、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說。
宜賓創新打造了一批特色產業園,轉型升級白酒食品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2020年,全市革命老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9.2%。
“紅色”的綠水青山 蹚出“文旅+生態”發展路子
紅軍激戰馬深溪遺址位于南充市營山縣太蓬鄉,這里有一座“紅軍橋”,是當時紅軍與敵軍戰斗的分界線。紅軍橋四面環山,橋下馬深溪溪水蜿蜒。如今綠水青山中,營山縣正依托紅色革命故事,積極探索“紅色十民俗體驗”“紅色十生態農業”“紅色+戶外拓展”等模式,規劃打造旅游精品線路。
紅色加綠色,這一組對比強烈的顏色在當天的會議上被頻繁提及。在全省各老區負責人的眼中,“紅配綠”不但不沖突,以綠帶紅、以紅促綠,將紅色旅游和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相融合,反而是一條可持續的好路子。
“阿壩州的’紅綠’不僅要融合,更要深度融合。”阿壩州委主要負責人在會上表示,“爬雪山過草地”是紅軍長征路上尤為艱辛且有代表性的一段路程。阿壩州將緊扣川西北阿壩生態示范區發展定位,堅持把紅色資源保護利用與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結合起來。除了遠近聞名的紅色旅游村黑水縣昌德村、紅原縣亞休村等,還要打造更多體現“爬雪山過草地”艱辛歷程的特色村寨、A級景區等。
兩個多月前,首條“四渡赤水”紅色旅游公交專線在瀘州市古藺縣正式開通。這條專線宛若一條紅色絲帶,將沿線60公里的青山綠水、紅色景點串連成線。依托四渡赤水,目前古藺縣不僅積極申報5A景區,也在思考如何進一步優化文旅結構,帶動鄉村老百姓獲益。集區域康養中心、區域賽事中心、優質醬酒品鑒中心等于一體的赤水河紅色旅游目的地正在打造中,生態和文旅產業相融合,帶動了綠水青山中的老百姓,成為“富民產業”,農民變股民、住房變店鋪、上山變上班,“既富老區、又富老鄉”。
雅安所轄6縣2區均為革命老區,如何發揮紅色資源的帶動作用呢?雅安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依托夾金山、安順場、百丈關等紅色足跡,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雅安推出強渡大渡河、陳云出川、翻越夾金山等一批高品質的紅色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景點,接待游客超過百萬人次。下一步還將繼續提升長征干部學院雅安夾金山分院的影響力,為紅色教育添磚加瓦。
記者 文莎 蒲南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