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聽網   > 正文

四川出臺十八條措施 確保全省工業經濟穩字當頭、穩中向好

發布時間:2022-02-08 15:37:00 稿件來源: 四川新聞網

近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以2022年1號文件的形式發布了《工業穩增長促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措施》涉及保障工業企業穩產增產、推動重點行業和領域穩增長、促進制造業投資增長、穩定拓展“四川造”市場空間、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加速制造業轉型升級、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發展、嚴細慎實防風險等8個方面,共計18條具體內容。

《措施》旨在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國家部委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實施方案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確保全省工業經濟穩字當頭、穩中向好。

全文主要圍繞“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展開,既強調“穩”的要求,又突出“進”的方向,總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重點:

在保障工業企業穩產增產、推動重點行業和領域穩增長、促進制造業投資增長、穩定拓展“四川造”市場空間、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發展等5個部分,突出“穩”字要求,分別為穩生產、穩重點、穩投資、穩市場、穩企業。

在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加速制造業轉型升級2個部分,反映了“進”的要求,具體包括實施制造業技術競爭力提升行動、實施制造業產業強鏈補鏈工程、加快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等內容。

在嚴細慎實防風險部分,按照防風險、守底線的要求,提出了統籌發展和防風險的具體舉措: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三管三必須”要求,持續開展“四不兩直”督促檢查;堅守生態環保底線,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制定出臺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疫情防控和穩增長工作指引,落實“戴好口罩抓發展”各項要求。

全文如下: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關于工業穩增長促發展的若干措施

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國家部委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實施方案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確保全省工業經濟穩字當頭、穩中向好,特制定如下若干措施。

一、保障工業企業穩產增產

1.扎實推進能源安全保供。充分發揮省能源保供協調機制作用,增強省內電煤保供能力,穩定外購煤、外購電渠道,推進儲煤基地建設,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持續推進落實今冬明春電力電煤保供工作方案,確保電力、天然氣、成品油供應穩定有序,重點確保一季度工業企業生產用能需求。

2.協調加強要素保障。強化工業用地保障,發揮“畝均論英雄”評價引導作用,推動各地提升工業用地集約利用水平;對符合條件的“5+1”重點產業、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領域重大工業項目加強用地協調、應保盡保。加大工業企業融資協調力度,組織“5+1”產業金融精準對接活動和小微企業融資能力提升行動,開展“制惠貸”試點,推進“園保貸”服務,推動制造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增量降費,爭取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和“補貸保”聯動試點,落實應收賬款融資核心企業獎補和制造業企業首發上市費用補貼政策,引導各類產業基金加大投資制造業。

二、推動重點行業和領域穩增長

3.發揮重點行業支撐作用。落實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出臺《關于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落實措施,遴選培育一批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重點園區。實施一流產業培育,充分發揮清潔能源、動力電池、晶硅光伏、釩鈦、存儲、新型顯示、軟件、優質白酒、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的支撐作用。深入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和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實施方案。遴選成長性好、帶動性強的若干特色優勢產業開展試點示范。發揮省領導聯系指導重點產業工作推進機制作用,持續提升“5+1”重點產業支撐能力。

4.強化重點地區壓艙石作用。推動成都都市圈先進制造業核心區建設,支持“兩翼三帶”制造業加快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市(州)和工業大縣立足自身特色和優勢培育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開展制造強市試點示范。完善對市(州)工業考核通報機制,激勵工業大市為穩增長多做貢獻。強化重點產業園區支撐作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和院士(專家)產業園建設,繼續遴選培育“5+1”重點特色園區、國家級和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支持有條件地區爭創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

5.突出重點企業骨干作用。實施“貢嘎培優”行動計劃,省級重點聯系培育100戶培優企業,市(州)抓好梯度培育工作。深化“百億強企”“千億跨越”大企業大集團提升行動,落實工業領域大企業大集團跨越發展激勵政策,支持創建國家級“領航”企業,推進企業兼并重組、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建立完善重點企業協調服務機制,鼓勵市縣建立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制度,“一戶一策”做好50強工業企業等重點企業服務。

三、促進制造業投資增長

6.用足用活投資促進政策。深入實施《四川省促進制造業項目投資建設若干政策措施》和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升級導向計劃,加強對“三未”(在建未竣工、竣工未投產、投產未達產)項目的督促和服務。拓展制造業招商引資“百日攻堅”行動經驗成果,強化產業鏈招商,促進形成產業生態。落實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要求,推動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項目落地建設。

7.以市場化展會促進專業化招商。支持辦好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世界顯示產業大會、全球存儲產業峰會、全球5G產業峰會等世界級展會,做好會前籌備、會上簽約、會后跟蹤落實系統工作,搭建制造業招商立體平臺。

四、穩定拓展“四川造”市場空間

8.舉辦“四川造”促銷活動。實施“三品”戰略。支持四川制造產品線上線下綜合推廣平臺建設,依托進博會、西博會、酒博會、消費品精品展、川酒全國行、中國(成渝)美食工業博覽會等平臺開拓“四川造”國內外市場。積極響應“百城千屏”號召。積極穩定汽車等大宗消費,開展川渝汽車下鄉萬里行活動,舉辦節能環保品牌川渝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在家電等領域推出新一輪以舊換新行動,開展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行動。

9.積極開拓新的市場空間。落實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新材料首批次軟件首版次推廣應用政策,支持企業新研發產品占領市場。搶抓川藏鐵路建設、新基建和國家適度超前投資基礎設施等重大機遇,推動“四川造”產品升級、質量提升、應用場景拓展。落實《關于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的實施意見》,以示范為引領,發布新經濟機會清單,鼓勵開展場景應用。

五、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10.實施制造業技術競爭力提升行動。落實《關于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發布重大科技創新“揭榜掛帥”項目,支持企業承擔集成電路與新型顯示、釩鈦資源、軌道交通、智能裝備、高端醫療裝備等重大科技專項。加快推動工業云制造、釩鈦新材料、超高清視頻、動力電池、氫能及燃料電池、工業軟件等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積極爭創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國家地方共建創新中心,對新獲批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給予專項支持。鼓勵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普遍建立研發機構,推動重點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

11.實施制造業產業強鏈補鏈工程。制定制造業產業強鏈補鏈工作實施方案,培育生態主導力“鏈主”企業,依托“鏈主”企業推進強鏈補鏈。支持行業協會、大型企業搭建重點行業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鼓勵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貫通發展。實施產業鏈斷鏈斷供產品風險清單管理。

12.啟動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積極對接國家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專項行動,支持企業承擔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制定《四川省產業基礎再造關鍵基礎技術目錄》,每年支持200項左右產業基礎自主創新技術替代、優勢產業基礎技術領代、提基對標基礎技術改造迭代和數字綠色賦能換代項目。

13.組織質量品牌競爭力提升活動。開展質量標桿活動,新認定一批“省級工業質量標桿”,遴選推薦“全國質量標桿”,鼓勵企業爭創中國質量獎、四川省天府質量獎,積極參與“天府名牌”質量品牌認證。實施“設計賦能”專項行動,繼續舉辦天府寶島工業設計大賽,開展設計師進園區(企業)活動,支持工業設計功能區和工業設計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建設,培育省級和國家級工業設計研究院。加強品牌塑造,組織開展《品牌培育管理體系實施指南》行業標準培訓和宣傳,開展團體標準培育交流活動。強化新產品供給,引導企業開發時尚化、功能化、綠色化消費品,增加產品有效供給。

六、加速制造業轉型升級

14.加快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深入落實“雙碳”戰略,開展節能標桿企業創建活動,在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點領域組織一批綠色低碳技術改造項目,組織開展綠色低碳技術和產品示范應用,引導低效產能有序退出。探索創建綠色低碳工廠、綠色低碳園區和綠色低碳供應鏈。推動工業企業節能降碳改造,開展“診斷——評估——技改”一體化服務。推動綠色金融試點,引導金融機構擴大綠色信貸投放。

15.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推動智能制造基礎共性技術創新,培育壯大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加快制造單元、車間、供應鏈和產業集群多維度智能化轉型。落地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成都托管與災備節點)、“星火·鏈網”(成都)超級節點等重大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開展“萬企上云”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推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2.0,培育綜合性、特色型、專業性工業互聯網平臺。實施“5G揚帆行動”以及北斗、衛星互聯網、工業軟件、人工智能、信息安全、新基建等示范工程,爭取國家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試點示范。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服務型制造,促進供應鏈管理等生產性服務業向高端發展。

七、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發展

16.加強“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項服務計劃,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和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北交所上市。實施“小升規”專項計劃,開展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助力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專項行動,支持國家級、省級示范平臺和示范基地建設,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持續開展“雙創大講堂”“中小企業銀河培訓”“稅務助企”“中小微企業法律政策市州行”等系列活動。

17.加大紓困解難力度。宣傳貫徹好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系列惠企政策,落實預防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強化對中小企業的精準支持。

八、嚴細慎實防風險

18.統籌發展與風險防范。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三管三必須”要求,持續開展“四不兩直”督促檢查,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和員工崗位責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堅守生態環保底線,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為抓手和動力,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等生態環境保護要求,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制定出臺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疫情防控和穩增長工作指引,壓緊壓實“四方責任”,落實“戴好口罩抓發展”各項要求。

記者 張宇

文章關鍵字: 企業 產業 工業 制造業 低碳 編輯:賀龍


返回頂部
中文不卡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麻豆,国产欧洲精品自在自线官方,无码中文字幕色综合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1 | 日韩激情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最新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 | 中文字幕大看蕉永久网 | 亚洲2020香蕉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