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新巴蜀”21市州巡禮報道,第十四期聚焦達州
“行走新巴蜀”21市州巡禮報道
今日聚焦達州
達州:探路綠色發展新崛起
“一輛槽罐車能裝液化天然氣約20噸,45分鐘左右裝滿。”4月15日下午,“行走新巴蜀”四川日報全媒體采訪小分隊來到位于達州高新區的達州市匯鑫能源有限公司。4輛槽罐車在裝車位一字排開,還有多輛槽罐車正排隊進入裝車站。該公司總工程師賴洲洪說,自2010年7月投產以來,公司已累計生產液化天然氣156萬余噸。
一條延伸至宣漢普光氣田的40余公里輸氣管道,是匯鑫能源的原料保障。2006年,達州市宣漢縣境內發現了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裝海相氣田——普光氣田。天然氣外送的同時,達州也一直在探索就地轉化利用,匯鑫能源便是達州天然氣能源化工園區(達州高新區前身)最早一批實踐者。
以天然氣打底,探路綠色發展新崛起。達州提出,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加快建設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加快實現從“資源產出地”到“產業崛起地”轉變。同時,特種氣體制備、工程塑料研發……達州已著手深度發展天然氣綠色精細化工,進一步提升產業集聚度。
達州:車輪滾滾背后的“密碼”
4月19日,“行走新巴蜀”四川日報全媒體采訪小分隊來到達州公路物流港,只見數輛大貨車在貨場穿梭,一臺臺叉車不停地將貨箱搬運進倉庫。“物流港這些年運量實現了數倍增長,園區物流企業數量也在快速增長。”說起近年來的變化,達州達運公路物流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從俊頗為感慨,“只有路好了,我們的車輪才能越滾越快。”
扼守川東北出川通道的達州,把交通建設擺在首位考量。“十三五”期間,達州累計完成交通投資490.43億元,實現7條高速公路過境,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47公里。車輪滾滾向前,路網越織越密。記者走進交通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深入物流運輸園區,對話一線交通從業者,解讀達州交通飛躍背后的“密碼”。
沿一條路 記錄一座城的顏值與氣質
從州河邊起步,經通川中路再接通川北路,這是一條全長約3.6公里的城市主干道,串聯起達州市中心城區老城區的多個板塊。4月19日,“行走新巴蜀”四川日報全媒體采訪小分隊沿著這條主干道,走進改造后的老舊小區,融入鬧中取靜的街心公園,記錄這座城市的顏值與氣質。
近年來,達州持續擴大老城區綠植面積,新增公園的運動和娛樂配套設施。目前,達州城區已打造出各類城市公園65個,包括15個大型綜合性公園,50個社區公園、專類公園、街頭綠地(口袋公園)等。
一“糯”千金 田里新鮮事多
達州是我省產糧大市,糧食產量已連續9年位居全省第一。4月18日,“行走新巴蜀”四川日報全媒體采訪小分隊走進大竹縣糧油現代農業園區,記錄發生在這片川東糯稻核心產區農田里的新鮮事。
月華鎮糯稻種植大戶鄧大江。卓峻帆 攝
搭建農業產業科技創新平臺、開展優質糯稻制種科技攻關、打造精品農旅融合旅游線路……大竹縣糧油現代農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湯庭蘭細數著這片園區即將發生的新鮮事。“園區去年的總產值已達到10.8億元,一‘糯’千金的大竹糯稻值得更多期待。”湯庭蘭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