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嘣脆甜!萬畝鳳凰李成熟飄香
盛夏時節,赤水河畔,萬畝鳳凰李樹樹蔥蘢。這幾天,敘永縣赤水鎮孫家村的鳳凰李種植戶們迎來了一年中最好的收獲時節,每天在果園里忙得不亦樂乎。“我們每戶農戶都種植有鳳凰李,全村鳳凰李的種植畝數是在8000畝,畝產2000斤,全年總收入6400萬元。”敘永縣赤水鎮孫家村黨支部副書記吳運科說。
“我們家種了鳳凰李三四十畝,年產量五六萬斤,年收入在三十多萬元。”果農張偉說。
因“李”致富,成了時下孫家村的生動寫照。和張偉有著同樣喜悅的還有赤水鎮斜口、雙山、中沙等村的1萬余鳳凰李種植戶。
“我們鳳凰李口感好的原因是我們用農家肥來施的,我們管理方面還是到位,每年修枝剪枝、疏果,個頭也比較好,口感也特別好,很脆甜。”果農王加美告訴記者。
適宜的坡地和海拔,果農的精心管護,加上干熱河谷氣候,成就了赤水鎮鳳凰李獨特的口感,因其甜脆多汁、果香濃郁、個大飽滿被譽為李中“鳳凰”,深受市場和消費者的喜愛。
正在分揀裝筐的村民陳安蓮說:“這些李子現在進行質量分類,然后拉到畢節市場去賣,一天現在最少有一兩千斤,多的時候有三到四千斤。”
如今的赤水鎮,7萬畝優質鳳凰李栽滿山坡,鳳凰李名氣持續叫響,其中已投產的4萬畝鳳凰李每年能帶來收入2億元左右,鳳凰李不僅染綠了雪山關腳下的大片青山,也讓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主要的銷售渠道還是線上和線下,兩種銷售模式相結合,線下是我們一些傳統的銷售模式,線上尤其是我們的網絡興起了以后,家家戶戶都在做電商,今年又新引進了直播帶貨。”赤水鎮黨委副書記顧安雄介紹說。
李子樹變成搖錢樹,萬畝“好李”成為赤水鎮實現鄉村振興的產業支柱,走上農旅融合、文旅融合的發展之路,讓果農享受到融合發展的紅利。
敘永融媒 鄭云霞 賓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