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聯播丨建設美麗四川 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
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考察時指出,“四川要在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上持續發力”,賦予我省在新征程上建設美麗四川的時代使命。省政府新聞辦今天(28日)舉行“全面推進美麗四川建設 努力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成效和下一步的重點工作。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我省以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為核心定位,在加快建設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安全高地、綠色低碳經濟發展實驗區和中國韻·巴蜀味宜居地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 鐘承林:去年,全省70%以上區域空氣環境質量總體達到優良水平,203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99.5%、創近20年來最好水平。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著力打造大熊貓國家公園、若爾蓋國家公園兩張靚麗名片。全省近三分之一的面積納入生態保護紅線,森林覆蓋率達35.72%。
發布會上,四川省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介紹,一項水鳥調查顯示,2017年我省觀測到36種2490只水鳥,而今年這組數據則是75種89222只,水鳥的種類和個體數量都出現較大增長,這與我省近年來水生態環境質量的提升密不可分。下一步,我省還將加快推進構建美麗空間、守護和諧生態等在內的“七項任務”,分批分類實施美麗城鄉建設、碳達峰、產業綠色轉型等八個方面的系列工程。此外,我省還將保護和利用好文化生態資源,充分發揮巴蜀文化生態影響力和凝聚力。
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 王彥勛:加大推進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和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推動高質量建設三星堆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推進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建設,成立川渝石窟保護研究中心、川渝石窟保護研究聯合實驗室和科技創新基地,開展樂山大佛系統化保護、多學科研究、石窟寺保護重點實驗室建設等工作。
接下來,我省還將從高標準開展試點示范、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建立健全保障機制等方面,進一步推動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
